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时间:2022-12-30 10:32;浏览:642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风俗以及寓意详解

腊八,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后逐渐成为民间节日,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吃“腊八蒜”。 

腊八节的风俗:

第一、喝腊八粥

腊八一碗粥,明年好兆头。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腊月初八祭八方八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在腊八粥流行之前,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祛邪避疫的习惯,认为冬天喝粥可以保平安。人们对腊八粥的偏爱,或许是因为它预兆着年的开始,所以,人们年年过腊八,年年有粥喝。

第二、吃腊八蒜

蒜”与“算”同音,寓意在年终岁末之时,不论得失,都要予以清算,用更好的面貌迎接新年。

腊八蒜制作小提示:1.洗净无油无水的可以密封的玻璃瓶子。2.将大蒜剥皮、洗净、晾干。3.如果想让大蒜变绿快,可以把大蒜切下一头去跟。4.大蒜放入玻璃瓶子,灌入米醋。5.喜欢甜口的,可以加入适量白糖。6.担心瓶口密封不严实的,可以在瓶口盖上保鲜膜密封。7.着急吃的,可以白天放在暖气边上,晚上放入冰箱冷藏室。不着急吃的,就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即可。三五天急吃的,十几二十天再食用的,口感各异,各取所好吧。

腊八节的由来

据今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弃位出家,经过了六年的苦修苦行,乃至日食一麻一麦,渐渐身体变得极度瘦弱。终于觉悟到:世间的人们追逐物欲,忱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份享乐,固然无法达到解脱;而一味的执着于苦行,只是使肉体上受苦,也是徒增对于身的执著,也是没有办法证悟的;只有舍弃苦乐二边,才能进趋大彻大悟的菩提大道。于是,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禅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

尼连河边有两名牧牛女子,一名难陀,一名波罗,素日里看见释迦牟尼如此虔诚苦修,心中甚是感动敬佩。这时见释迦牟尼已愿受愿,忙选择肥壮的母牛,入河洗浴干净,挤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满碗,捧到他面前,礼拜奉献。

释迦牟尼接受了供养,发愿说:“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遂即服食。自此,释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献乳糜。一月之后,体力强健,已回复了昔日的壮实,他又去尼连河中沐浴洗衣,更觉得遍体清凉,光彩焕发。之后,来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郁的毕波罗树(又译菩提树,即无花果树)下金刚座上,端坐思惟,发下誓愿:“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如此,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时至腊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释迦牟尼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腊月初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从此,腊月初八,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便成为佛教的一个盛大、隆重的纪念日,腊八节既由此而来。

标签: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风俗以及寓意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