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dy Lee;来源:知乎;时间:2022-12-01 10:46;浏览:606

网络流行语与人类的心理特征:为什么说萌娘百科是一座知识宝库?

流行语的流行病学调查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宝贵的研究对象。如同流行病也是一种宝贵的研究对象。

已知某一种流行病在某个时间于某个地区流行开来,我们能从这短短的已知信息中榨取出什么宝贵的知识呢?

我们能知道那个地区的人在那个时间段中的免疫特征,人口流动情况。如果特定的卫生条件能阻碍病原体的传播,那我们还能从流行病出发,做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研究。

已知某一个网络流行语某个时间于某个地区流行开来,我们又能研究出什么成果来呢?

我们能知道那个地区的人在那个时间段中的心理特征。我们能推测出这些人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政治立场,意识形态,思考风格。

例如,“不明觉厉”一词的流行意味着人们不再欢迎“通过让人看不懂来显得很厉害”这种策略。“我,秦始皇,打钱”这个流行语则表明人们对于冒充名人诈骗产生了一些抵抗力。“有钱一起赚”也是一个流行词,它表明人们对网络水军的警惕。“网络水军”本身也是一个流行词,你觉得哪些人会经常使用这个词呢?

从词语的使用中,我们能推测出词语使用者的许多特征。了解这些人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这些人打交道。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要不要和这些人打交道。

如何查找网络流行语?

作为一个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人,我很想要知道上网冲浪的人民群众们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心理特征。于是,我需要定期寻找最新潮的网络流行语。而萌娘百科就成了我的知识宝库。萌娘百科和维基百科在形式上很相似,它收录了一些流行度较高的网络流行语。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这座知识宝库。

然后翻到最下面,找到萌言萌语:


我一般是点击最下面的“更多……”:

这九个页面中都有大量值得学习的新知识,让我以T开头的那个“天朝网络流行语句”为例:

上面这张截图并不完整,下面还有很多别的。而且,收录的流行语数量还在不断变多。让我随意挑选几个来学习一下。

请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方式

“请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方式”,这句话的流行意味着什么呢?

它意味着人们对于不平等沟通的反感。

假设A和B在进行不平等的沟通。A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自己手中握有更大的权力,自己拥有更多信息。同时,A也认为B低人一等,B需要服从自己,B需要听从自己的教诲和指令。但是,B自己不这么想,B认为A与自己是平等的。如果要做某个事情,那就理应大家一起商量,而不是由A独断地决定。B认为,A无权命令自己。A可以提出建议,而是否采纳A的建议,这应该由B自己做主。

生活中处处都有不平等沟通。父母有时会对孩子采用不平等沟通,即便当孩子已经二三十岁了,有些父母还是觉得成年的孩子需要听从自己的教诲和指令。老师对于学生,领导对于下属,都可能出现这种不平等沟通。

这句话的流行意味着人们反对这种不平等沟通。

其实,不平等沟通早就令人厌烦了。有谁会喜欢在自己的脖子上套上项圈,让别人牵着自己走呢?

不过,很长时间以来,戴项圈的人以为所有人都是要戴项圈的,只要再熬几年,熬出头就好了。那时自己就可以给别人戴项圈, 牵着别人走了。

但在互联网时代,情况有了变化。小时候,父母常常跟我们说“别人家的孩子”有多好,而我们却不了解别人家的父母的情况。今天,我们能在网上看到“别人家的父母、老师和领导”。那些人的确拥有更多知识和经验,更强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更大的权力,但他们却没有把子女、学生和下属当成需要规训的动物。

与学生张三相比,老师李四的确更强。但李四却没有以不平等沟通的态度和张三交流。李四把张三当作平等的朋友,认为张三只要知道更多信息,就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于是,李四对于张三倾囊相助。张三也乐意向李四学习,向李四请教。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张三并不畏惧李四,李四也从没有对张三表示过居高临下的态度。

“请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方式。”,这本该是居高临下者才能说的话。但它的流行却让那些居高临下者不好意思说这话了。随着这句话的流行,久而久之,不知道不平等沟通会不会越来越少?

XX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一般认为,见识才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假设你从未去过动物园,也没有通过任何别的渠道了解各种各样的动物,那么你可能很难想象世界上有这么多形态各异的动物。你可能只见过常见的鱼、鸟、猫、狗、猪、牛、羊、马这样的动物,于是你能想象的动物无非就是这些动物的部件的组合。像犀牛、大象、长颈鹿、鲸鱼、帝王蟹、大王乌贼这样的动物,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

贫穷并不会直接限制人们的想象力。但贫穷可能会导致人们无法上学认字,无法读书读报,进而限制了人们的见识。贫穷也可能导致人们忙于生计,无暇读书读报,进而导致人们没有见识。如此一来,贫穷就会间接地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如下:

“听说那老包要出京,忙坏了东宫和西宫。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山东吕剧《下陈州》
贫农:“皇上是不是用金锄头种地?”
中农:“我要是皇上,天天吃槽子糕、喝红糖水。”——河北笑话

其实,不只是贫穷会导致人们没有见识,富裕也可能导致人们没有见识。比如,何不食肉糜?650元一天的伙食费怎么够?

聪明也可能限制人们的见识。比如,这么简单的题目,不是看一遍就会了吗?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一些意识形态也会限制人们的见识。比如,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可能会说,“这人开的是日本车,穿的是日本人的衣服,用的是日本人设计的手机,挨打不是活该吗?”

在“XX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中,XX可以填入各种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因素。而且,它这句话不是以指责的语气,断言别人的想象力收到了限制,而是以自嘲的语气,说自己的想象力因为某些原因而受到了限制,因此也就更能被接受。

使用这个流行语的人,显然认识到了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由于见识直接影响了想象力,所以人们会格外警惕对于见识的限制。人们会想要获取全面且充分的信息,不愿意被各种因素阻碍,哪怕是富裕、聪明这类积极的因素。

要用XX打败XX


“要用魔法打败魔法”,表面上看来,只是类似“以毒攻毒”这一成语的现代版,可实际上,两者大不相同。

在古代,医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把各种疾病的原因都称之为“毒”,并且还相信以毒攻毒是可行的。而在今天,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飞速发展,医学也不断进步,我们已经知道大量疾病的原理了。比如,我们已经知道感冒是由于一种非常小的东西大量入侵人体的上呼吸道导致的。因此,我们也不会使用别的有毒物质来治疗感冒。

总之,“以毒攻毒”这个说法,如今不太流行了。而“要用魔法打败魔法”,就能表达出丰富的含义。

首先,我们都知道魔法是不存在的,类似魔法的舞台魔术都只是一些障眼法,并非真正的超能力。而当某人想要使用魔法时,如果那人不是在表演魔术,娱乐观众,那么我们推测,那人使用魔法的人是个骗子。这个骗子可能想要骗取钱财或者名望。比如,一个号称会使用魔法的人,愿意用魔法帮人治病,帮人预测未来的凶吉,帮人消灾祈福,而代价就是需要受助者支付一笔钱给魔法师。

我们怎么才能帮助那些人呢?用科学通常是不行的。因为相信魔法的人,可能受教育程度较低,甚至是文盲,难以理解科学是什么。所以,如果某人坚定地要花钱请魔法师来治疗自己的阑尾炎,那反复跟这人讲外科手术的好处,这是没啥用的。这人甚至可能早就对现代医学十分抵触,所以才愿意相信魔法的力量。

对于相信魔法的人,我们只能用魔法来打败魔法。我们需要花钱请另一位此人信任的魔法师,让魔法师在这人面前向外科医生施加魔力,然后对病人说,魔法师会控制那个穿白大褂的人,在病人的腹部切开几个小口,插入几根管子,直接向病灶施加魔力,从而消除病原。这样一来,病人的阑尾炎就能治好了。

所以,“要用魔法打败魔法”一词的流行,说明了使用者对于人际说服策略颇有造诣。用这个词的人,充分认识到了以下几点:

·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套信念系统。

·信念系统之间可能很相似,也可能有较大差异。

·大规模改动信念系统是不可能的。信念系统的改动必然是小步进行的。

因此,如果你要说服一个信念系统与你差异很大的人,那么你必须小步小步进行,先从那个人已经有的信念出发,慢慢推导出别的信念。

而且,这个策略不只是适用于“打败魔法”,它适用于打败任何东西。我们也可以说,“要用科学打败科学”。

假设我相信科学,并且因此不相信魔法。而一个相信魔法的人怎么才能打败我呢?

用魔法是无法打败科学的,只有用科学才能打败科学。因此,那人要遵守科学研究的步骤,将魔法暴露在可重复的实验室中,在控制多个变量的情况下,随心所欲地施展魔法的力量,并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那种需要同行评议的优质科学期刊上。这样一来,我就被打败了。毕竟,那位魔法师用科学打败了科学,它用科学认可的方法和流程,证明了当下科学的巨大漏洞,也就是无法解释超能力的存在。

弗林效应的某种可能解释

除了“请注意自己的身份和说话方式”、“XX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以及“要用XX打败XX”这三个流行语之外,萌娘百科还收录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材料。空闲时,我总是忍不住研究一下这些流行语。

就在此时此刻,我还在思考“财富密码”、“人设”、“我今天吃药的时候看到一个新闻”这三个流行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虽然还有大量流行语是我未曾钻研过的。仅仅就我看到的这些流行语,大部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仔细学习。少部分反映了特定人群的审美偏好,了解一下也没有坏处。

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们喜欢使用这些流行语。久而久之,说不定人们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聪明。这算是弗林效应的某种可能解释。

为了与聪明人顺利沟通,我强烈推荐大家也学习一下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和用法。

(本文摘自知乎,作者:Andy Lee)

标签:网络流行语,心理特征,萌娘百科,知识宝库